形態特征
鐵力木常綠喬木,高可達30m以上,樹皮灰褐色或暗灰色,光滑;小枝對生。單葉對生;葉柄長3-5mm,葉片革質,披針形,長7-10cm,寬1.2-2cm,先端漸尖,基部楔形,邊緣全緣,上面有光澤,下面灰白色,中脈明顯,側脈極密而不明顯?;▋尚?,單生于葉腋或枝頂;花梗長3-5mm;花大,直徑4-5cm;萼片4,2列,外面兩片較??;花瓣4,黃色,倒卵形,長約3.5cm,果時不脫落;雄蕊多數,成2至7輪,花絲細長,短于花柱;子房2室,每室有胚珠2粒,花柱絲狀,柱頭盾形。果實卵球形,堅硬,直徑2.5-3cm,先端尖,基部有萼片和花瓣的下半部包圍,2或4瓣裂。種子1-4顆,背面凸起,兩側平坦。
分布區域
資源分布:分布于廣東、廣西、云南等地。
生長環境
生態環境:生于山地林中或林緣。

種植
從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引種栽培的植株上采得種子,隨采隨播。播種前用40℃鐵力木溫水浸種12h,可提高發芽率。以沙作基質,采用條狀點播,條距12cm,株距10cm,覆沙2cm厚,并蓋草保持基質濕潤,播種15~25d后種子陸續發芽,然后搭棚遮蔭。當出第二片葉時即可移入12cm×20cm營養袋中。苗期生長慢,當年苗高僅10~25cm。培育1.5~2a后,當苗高50~70cm,便可出圃定植。培育園林景觀大苗一般需4~5a,幼樹高2m以上時才能形成景觀效果。
鐵力木種子含油量高,因此播種后不宜澆水太多,否則會導致種子腐爛。此外,播種前應將基質拌少許呋喃丹,以防白蟻危害。
田間管理
栽后:播種前用600~1000倍液多菌靈或百菌清對播種基質進行全面消毒。采用干凈河沙鐵力木Mesuaferrea做播種基質,條狀點播,條距15cm,株距10cm,覆沙2cm厚,保持基質濕潤,播后15~20天種子開始發芽。鐵力木種含油量高,播種后不宜澆水太多,否則會導致種子腐爛。種子播后易受白蟻害危害,造成種子不能正常萌發或萌發后未出土就被白蟻蛀食,在播種前應將基質按500:1拌呋喃丹,以防白蟻危害。若造林大量用苗,每667m(公頃)播種30~40kg,可產苗112~115萬株。
肥水:一年生鐵力木幼苗需一定程度的遮蔭,蔭蔽度50%~70%。在充足的水肥條件下,苗期生長會加快。幼苗定植后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水肥供應,可每年追施一次有機肥,苗圃地宜選在向南或東南的緩坡地,土壤以腐殖質較多的中性至微酸性砂質壤土或輕壤土較好。
整形修剪:鐵力木幼時主干不明顯,分枝多,可根據培育的需要適當修剪。如作園林景觀樹種,在幼樹期應有選擇地留側枝,修剪成型;作行道樹和用材樹時,在幼苗期需除去側芽或修剪側枝,促進主干生長。
病害防治
鐵力木病蟲害較少。據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造林示范基地調查,鐵力木易受藍綠象甲危害,每年初春當新梢抽出時,藍綠象甲開始蛀食嫩梢。
防治方法
利用藍綠象甲早晚活動能力差的特點,在樹下鋪塑料布,然后輕輕振動樹冠,使其落入塑料布上,然后收攏塑料布把蟲倒入容器中,加水即可將蟲殺死,連續捕捉一周即可消除害蟲。也可將收集的藍綠象甲搗碎,兌水并噴在樹冠上,其他藍綠象甲聞到同類的臭味而不再蛀食。
采收
鐵力木一般6~7月開花,10~11月果成熟。鐵力木種子含油率較高,種子鐵力木Mesuaferrea不宜日光曝曬,也不宜久藏,宜隨采隨播。將成熟的果實采回后先攤放于陰涼處風干數天,待果殼自然開裂,取出種子,即可播種。若不能及時播種,需攤放于陰涼處,絕不能堆漚發熱,更不能晾曬。種子可用濕潤細沙分層低溫貯藏至翌年。
主要價值
經濟價值
本種結實豐富,種子含油量高達78.99%,是很好的工業油料;木材結構較細,鐵力木紋理稍斜,心材和邊材明顯,材質極重,堅硬強韌,難于加工,唯耐磨、抗腐性強,抗白蟻及其他蟲害,不易變形;是一種有價值的特種工業用材;
鐵力木是熱帶地區優良的木本油料樹種之一。其花大具香氣,是很好的蜜源植物,鮮花經水蒸餾可得鐵力木花精油,呈無色透明液體,出油率達0.11%,內含30多種化學成份,主要成份為B-馬欖烯,占總量的36.39%。其次為B-芹子烯,占總量的31.14%。鐵力木花油是一種天然的調香原料,鐵力木可作為化妝品或日用化工的調香原料。鐵力木樹干創傷處可滲出帶香氣的樹脂,也是一種天然的調香原料。
鐵力木種仁富含油脂,出油率高達79%,油的比重(25°C)為0.9356g/cm,為工業用油,可用在工業上制肥皂等,其種子油是西雙版納傣族佛里琰佛點的佛燈所必備的植物油。成年樹結實多,一般單株可收50~100kg種子。
園藝價值
樹形美觀,花有香氣,也適宜于庭園綠化觀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