栽培技術
大棚的建造
在溫室東西兩側挖1.2米深地錨溝,每側設地錨23個,前后坡用8號鍍鋅鐵絲23道打成琴弦式拉線,其中前坡16道,后坡7道。后坡鋪設30厘米厚玉米秸,玉米秸上覆土30厘米。前坡琴弦式拉線上用7米竹桿固定作為拱桿,再覆聚氯乙烯無滴膜,然后用壓膜線壓緊,初冬覆蓋4厘米厚草苫,覆蓋率為150%,1~2月份加蓋4層牛皮紙,覆蓋率為110%,遇雪天草苫上要加蓋1層舊膜,以防草苫過濕影響保溫。
種苗定植
火龍果屬藤蔓性仙人掌科植物,人工栽培時必須搭架供其攀爬生長。首先在溫室內按株距1.2米,行距1.5米埋設1.3米高水泥樁305根,每根水泥樁定植火龍果苗2株。定植前每個溫室施用粗肥12立方米,磷酸二銨50千克作底肥,定植后澆足定植水。

澆水:火龍果屬耐旱植物,一般土壤相對含水量達到70%~80%就能正常生長,但耐澇性較差,如根部長期積水,就會造成爛根,導致減產或死亡,澆水時要掌握不干不澆,澆則澆透的原則。另外,在生長過程中果未坐住時不澆水,待果長至雞蛋大時再澆,一般情況下15~20天澆水1次為宜。
施肥:由于火龍果生長旺盛,周年結果,所以需肥較多,為了保證果品質量和產量,在施肥時必須堅持以有機肥為主、化肥為輔的原則。
在施足基肥的情況下,進入結果期后要每隔15~20天追肥1次,注意要有機肥和化肥交叉進行。要注意平衡施肥。做到養分齊全,充分滿足植株對各種養分的需要。追肥方法很多,可采用環狀追肥、放射狀追肥、灌溉式追肥和葉面追肥等方法。
火龍果的根系與其他果樹不同,沒有強大的主根,為須根系,且根系很淺,基本都分布在土壤表層,因此,在追肥時應特別注意不要傷及根系。
整枝:火龍果種苗定植后,大約15~20天后可發芽且迅速生長。在生長過程中會孳生很多苞芽,形成雜亂無序的側枝,如不及時修剪,就會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。火龍果整枝時只留1根主干,其他側枝全部剪掉,以保證主干的正常生長,待主干達到1.3~1.5米高時(作為盆栽花卉栽培時主干高度應在1米左右)要進行打頂迫使其生出側枝,這些側枝即為結果枝。根據植株生長的狀況及環境條件,結果枝每株可留20條左右,1條結果枝以留3個果為宜。如坐果距離低于15厘米,可去掉其中一個弱果,以保證其他果實正常生長。進入盛果期后,應將全部結過果的枝條剪掉,以減少養分消耗。
病蟲防治
火龍果在原產地處于野生狀態,具有很強的抗病蟲害能力,引入我國栽培后,尚未發現嚴重的病蟲害,但蝸牛和蛞蝓經常啃食其嫩枝條,給火龍果生長造成影響,一般可采用撒石灰方法防治,如蟲口密度大時,也可采用毒餌誘殺。
在果實成熟時,果蠅常將卵產在果實表皮內,造成裂果與爛果。防治方法是將粘蠅紙掛在枝干上,誘殺成蠅,或用生物農藥“千蟲克”800倍液噴霧,效果也較理想。
采收
火龍果從開花至成熟一般需30~40天,果皮變紅,具有光澤時,即可采收。
采收時用果剪貼緊枝條把果柄剪斷,最好保留一段果柄,以減少果實在貯運過程中的養分消耗;采下后輕放于果筐中,盡量減少機械損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