莖高10-40cm,全株光滑。地上莖較粗,直立或稍傾斜,有棱,單一或多分枝?;~葉片長卵形或披針形,具長柄;莖生葉葉片卵形、長圓狀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,先端圓或鈍,基部圓,邊緣具稀疏的圓齒或鈍鋸齒,上部葉葉柄較長,下部者較短;托葉大型,葉狀,羽狀深裂,長1-4cm。
花大,直徑約3.5-6cm,每個莖上有3-10朵,通常每花有紫、白、黃三色;花梗稍粗,單生葉腋,上部具2枚對生的小苞片;小苞片極小,卵狀三角形;萼片綠色,長圓狀披針形,長1.2-2.2cm,寬3-5mm,先端尖,邊緣狹膜質,基部附屬物發達,長3-6mm,邊緣不整齊;上方花瓣深紫堇色,側方及下方花瓣均為三色,有紫色條紋,側方花瓣里面基部密被須毛,下方花瓣距較細,長5-8mm;子房無毛,花柱短,基部明顯膝曲,柱頭膨大,呈球狀,前方具較大的柱頭孔。
蒴果橢圓形,長8-12mm。無毛。染色體數目不定,2n=20,26,42,46。
落葉小喬木,高達5米,樹冠疏散,枝開展。小枝細弱,微彎曲,圓柱形,最初有毛,不久脫落,紫色或紫褐色。冬芽卵形,
先端漸尖,無毛或僅在鱗片邊緣具柔毛,紫色。葉片卵形或橢圓形至長橢卵形,長3.5-8厘米,寬2.5-4.5厘米,先端長漸尖,基部楔形至近圓形,鋸齒細鈍或近全緣,質較厚實,表面有光澤。中脈有時具短柔毛,其余部分均無毛,上面深綠色,有光澤并常帶紫暈。葉柄長5-25毫米,幼時被稀疏柔毛,老時近于無毛;托葉小,膜質,披針形,內面有毛,早落。
傘房花序,花序中常有1~2朵花無雌蕊,具花4-6朵,花梗細弱,長2-4厘米,下垂,有稀疏柔毛,紫色;花直徑3-3.5厘米。萼筒外面無毛;萼片三角卵形,長3-5毫米,先端鈍,全緣,外面無毛,內面密被絨毛,與萼筒等長或稍短?;ò甑孤研?,長約1.5厘米,基部有短爪,粉紅色,常在5數以上。雄蕊20-25,花絲長短不齊,約等于花瓣之半?;ㄖ?或5,較雄蕊為長,基部有長絨毛,頂花有時缺少雌蕊。
果實梨形或倒卵形,直徑6-8毫米,略帶紫色,成熟很遲,萼片脫落。果梗長2-5厘米?;ㄆ?-4月,果期9-10月。
垂絲海棠又名有腸花,思鄉草之名,象征游子思鄉,表達離愁別緒的意思。又因為王仁裕所寫的《開元天寶遺事》中記述了唐玄宗曾將楊貴妃比作會說話的垂絲海棠,即是指美人善解人意,像一朵會說話的花,所以后來垂絲海棠常常被用來比喻為美人。在種植這一方面,垂絲海棠宜植于小徑兩旁,或孤植、叢植于草坪上,最宜植于水邊。猶如佳人照碧池。除此外垂絲海棠還可制樁景。開花后結果酸甜可食,可制蜜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