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播種、扦插和分株繁殖。
種子發芽最適溫度為21至22℃。
播種繁殖一般在9月進行。播種于露地苗床,播后保持盆土濕潤,播后5天即可出芽,10天左右即出苗,苗期生長適溫10-20℃;當苗長出4-5片葉時可移植,翌春開花。也可于9月露地直播或11-12月冷室盆播,翌年4月定植于露地。
扦插繁殖在10月至翌年2月下旬到3月進行,枝葉茂盛期剪取嫩枝5-6厘米長作插條;插后15-20天主根。
分株繁殖多在花后利用老株分株,可在秋季或早春進行。例如可于4月分株,夏季注意排水,9月份以后加強肥水管理,于10月初再次開花。
紫薇的繁殖用播種、扦插、嫁接等均可,其中扦插方法成活率更高,植株的開花更早,成株快,而且苗木生產量也較高。
扦插一般在春季3月份,采取15厘米長的一年生壯枝,插入苗床,深2/3,成活很好。還可梅雨季扦插。
播種繁殖時,11-12月采收種子,翌春2-3月在砂壤上條播,播后遮蔭,生長健壯者當年可開花,宜剪除,以免影響樹勢。紫薇的栽植多為露地,盆栽亦很別致。
移栽時要行重剪,將所有一年生枝條僅留1-2芽短截,大樹移栽亦可僅留主十的一部分,其余均可鋸掉,則不僅能保證成活,且成活后新梢萌發旺盛,開花繁茂。此樹開花均為一年生枝,故老樹如欲花多則務必修剪,除去枯瘦及病蟲枝。為養成較大樹形,其修剪量要適當減輕。盆栽者力求外形蒼老古雅,一般苗木不合要求,可從山野挖取,將枝、根均行重剪,直接栽植于盆內,成熟后可將優良品種之枝嫁接于新梢基部,出苗當年即可開花。
栽前準備
?。?)定點:準備栽樹的田進行犁耙整平,然后根據規劃時確定的株行距進行定點,定點時,用竹桿或麻桿制成標桿,下端削成楔形,便于插入土中,測定植點時,先按地形、房屋或道路測出一條基線,再測出與基線垂直的一條線,然后可根據預定的株行距測繩標出每株果樹的位置,并用白灰標記。如果面積大或在起伏不平的丘陵坡地建園,首先應在苗圃中心立行標桿,然后劃分成熟個小區分別測量定點。
?。?)挖穴:定點后,即可開始挖穴。書穴的大小,深淺應根據土質情況而定,沙質壤土土質疏松,根系易于伸展,數穴可稍小一些,直徑50厘米,深40厘米即可,粘質土壤土質粘重,根系延長比較困難,樹穴的直徑和深度大些。苗木地苗木網。挖樹穴時,距地表25厘米以內的耕作層土壤和下面的心土要分開堆放,定植時先把耕作層熟土和腐熟的廄肥、農家肥攪拌均勻后(也可適當放些復合肥)?;靥畹礁焊浇?,然后把心土壓在上面。
栽植時期
紫薇栽植一般在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下旬。秋植期在落葉后,土壤封凍前越早越好;春植時在大地解凍后,紫薇樹苗發芽前為宜。秋植好處在于秋天紫薇落葉后適當提早定植時間,地溫尚高,有利于根系活動,甚至當年長出長量。春季栽植過早,地溫遍低,新根發的慢,而大氣蒸發量大,小苗大量喪失水份,必然影響苗木的成活率。
環境要求
紫薇出芽較晚,正常情況下在4月中旬至4月底才展葉,新栽植株
因根系受傷,發芽就更要延遲。因此不要誤認為沒有栽活而放棄管理。紫薇對環境條件的適應較強,耐干旱和寒冷,對土壤要求不嚴,但種植在肥沃、深厚、疏松呈微酸性、酸性的土壤中生長健壯,花期長;怕澇,忌種在地下水位高的低濕地方;喜光,生長和開花都需充足的陽光,亦略耐蔭;在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下生長旺盛。紫薇還具有較強的抗污染的能力,能抗二氧化硫、氟化氫,氯氣等有毒氣體,故又是工礦區、住宅區美化環境的理想花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