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度
三色堇喜涼爽、忌高溫、怕嚴寒,在12~18℃的溫度范圍內生長良好,可耐0℃低溫。溫度是影響三色堇開花的限制性因子,在晝溫15~25℃、夜溫3~5℃的條件下發育良好。
小苗必須經過28~56d的低溫環境,才能順利開花,如果將其直接種到溫暖的環境中,反而會使花期延后,晝溫若連續在30℃以上,則花芽消失,或不形成花瓣。若有乍熱、高溫達28℃以的天氣,應力求通風良好,使溫度降低,以防枯萎死亡。
光照
三色堇喜充足的日光照射,光照是開花的重要限制因子,日照長短比光照強度對開花的影響大,日照不良,開花不佳,在栽培過程中應保證植株每天接受不少于4h的直射日光。但因其根系對光照敏感,在有光條件下,幼根不能順利扎入土中,所以胚根長小前不需要光照,當小苗長出2~3片真葉時,應逐漸增加日照,使其生長更為茁壯。
澆水
三色堇喜微潮偏于的土壤環境,不耐旱。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,冬天應偏干,每次澆水要見于見濕。植株開花時,保持充足的水分對花朵的增大和花量的增多都是必要的。在氣溫較高、光照強的季節要注意及時澆水。
施肥
三色堇宜薄肥勤施。當真葉長出兩片后,可開始施以氮肥,早期噴施0.1%尿素,臨近花期可增加磷肥,開花前施3次稀薄的復合液肥,孕蕾期加施2次0.2%的磷酸二氫鉀溶液,開花后可減少施肥。生長期10~15d追施1次腐熟液肥,生育期每20~30d追肥1次。三色堇葉片畸形、起皺等常是由于缺鈣引起,可增施硝酸鈣加以改善。另外需要注意的是,氣溫較低時氨態氮肥會引起三色堇根系腐爛。
播種季節
8、9月種子成熟后即可播種,次年開花;春播,當年不易開花。播種后7天出苗,入冬稍加覆蓋防寒。
依蜀葵種子多少,可播于露地苗床,再育苗移栽,也可露地直播,不再移栽。南方常采用秋播,通常宜在9月份秋播于露地苗床,發芽整齊。而北方常以春播為主。蜀葵種子成熟后即可播種,正常情況下種子約7天就可以萌發。蜀葵種子的發芽力可保持4年,但播種苗2~3年后就出現生長衰退現象。露地直接播種,如果適當結合陰雨天移栽,既可間苗,又可一次種花多年受益。
蜀葵的分株在秋季進行,適時挖出多年生蜀葵的叢生根,用快刀切割成數小叢,使每小叢都有兩三個芽,然后分栽定植即可。春季分株稍加強水分管理。
扦插花后至冬季均可進行。取蜀葵老干基部萌發的側枝作為插穗,長約8厘米,插干沙床或盆內均可。插后用塑料薄膜覆蓋進行保濕,并置于遮蔭處直至生根。冬季前后應在床底鋪設電加溫線,以增加地溫,可以加速新根的產生。
土壤要求
蜀葵喜涼爽氣候,忌炎熱與霜凍,喜光,略耐陰;宜土層深厚、肥沃、排水良好的土壤。
盆栽技術
栽植后適時澆水,在開花前結合中耕除草追肥1-2次。植株一般4年更新一次。
蜀葵栽培管理較為簡易,幼苗長出2至3片真葉時,應移植一次,加大株行距。移植后應適時澆水,開花前結
合中耕除草施追肥1至2次,追肥以磷、鉀肥為好。播種苗經1次移栽后,可于11月定植。
幼苗生長期,施2-3次液肥,以氮肥為主。同時經常松土、除草,以利于植株生長健壯。當蜀葵葉腋形成花芽后,追施1次磷、鉀肥。為延長花期,應保持充足的水分?;ê蠹皶r將地上部分剪掉,還可萌發新芽。
盆栽時,應在早春上盆,保留獨本開花。因蜀葵種子成熟后易散落,應及時采收。栽植3-4年后,植株易衰老,因此應及時更新。
另外,蜀葵易雜交,為保持品種的純度,不同品種應保持一定的距離間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