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竹是宿根性不強的多年生草本花卉,多作1~2年生植物栽培。盆栽石竹要求施足基肥,每盆種2~3株。苗長至15cm高摘除頂芽,促其分枝,以后注意適當摘除腋芽,不然分枝多,會使養分分散而開花小,適當摘除腋芽使養分集中,可促使花大而色艷;生長期間宜放置在向陽、通風良好處養護,保持盆土濕潤,約每隔10天左右施1次腐熟的稀薄液肥;夏季雨水過多,注意排水、松土。石竹易雜交,留種者需隔離栽植。開花前應及時去掉一些葉腋花蕾,主要是保證頂花蕾開花。冬季宜少澆水,如溫度保持在5~8℃條件下,則冬、春不斷開花。
栽植
8月施足底肥,深耕細耙,平整打畦。當播種苗長1-2片真葉時間苗,長出3-4片真葉時移栽。株距15厘米,行距20厘米。移栽后澆水,噴施新高脂膜,提高成活率。
光照與溫度
生長適宜溫度15~20℃。冬季應放溫室,溫度保持在12℃以上。生長期要求光照充足,擺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,夏季以散射光為宜,避免烈日暴曬。溫度高時要遮蔭、降溫。
澆水與施肥
澆水應掌握不干不澆。當株高10厘米時再移栽1次。秋季播種的石竹,11~12月澆防凍水,第2年春天澆返青水。整個生長期要追肥2~3捉腐熟的人糞尿或餅肥。要想多開花,可摘心,令其多分枝,必須及時摘除腋芽,減少養分消耗。石竹花修剪后可再次開花。
水肥管理
在較平坦的地段澆水,要一次澆透,待數日后觀察種苗生長情況再澆一遍水即可。成活后就不用澆水,千萬不可在其他植物澆水時一起澆灌。
在土丘或不宜存水的地段種植,尖葉石竹尚未成活前需經常澆水,保持土壤有充足水分,待成活后方可停止澆水。盛夏季節由于氣溫較高,白天水分蒸發快,早晨澆水最好。
如果土壤貧瘠或用戶希望較快成坪,可施點有機肥或化肥。
整畦施肥
萬壽菊對土壤要求不嚴,應選土層深厚、疏松、排水透氣好的土壤。耙深20-25厘米,使表層土壤綿軟細碎,田面平整。每栽667平方米的苗床施土雜肥200千克、菊花專用肥2千克,土雜肥翻入地下,化肥均勻撒于畦面后,用鋤劃入地下,然后耙細、整平。
苗床管理
春播萬壽菊于播種后6-7天出齊苗,苗出齊后應注意苗床內的溫度不可超過30℃,以免造成燒苗和爛根。苗長到3cm左右、第一對真葉展開后,應注意通風,防止徒長。苗床內溫度保持在25-27℃,通風時間應在上午8-9點,不可在中午高溫時通風,以免造成閃苗。如遇大風降溫天氣,停止通風。當室外平均氣溫穩定在12℃以上時,應選晴朗無風天,揭開薄膜,除掉苗床內的雜草。如缺水應噴一遍透水,并蓋好膜,加大通風口,苗床內澆水不宜太勤,以保持床土間干間濕為宜。當室外氣溫穩定在15℃時應揭膜煉苗,移栽前7天左右停止澆水,進行移栽前的靠苗,以備移栽。
移栽
當萬壽菊苗莖粗0.3厘米、株高15-20厘米、出現3-4對真葉時即可移栽。采用寬窄行種植,大行70厘米,小行50厘米,株距25厘米,每667平方米留苗4500株,按大小苗分行栽植。采用地膜覆蓋,以提高地溫,促進花提早成熟。移栽后要大水漫灌,促使早緩苗、早生根。
田間管理
移栽后要淺鋤保墑,當苗高25-30厘米時出現少量分枝,從壟溝取土培于植株基部,以促發不定根,防止倒伏,同時抑制膜下雜草的生長。培土后根據土壤墑情進行澆水,每次澆水量不宜過大,勿漫壟,保持土壤間干間濕。在花盛開時進行根外追肥,噴施時間以下午6時以后為好,每667平方米噴施尿素30千克,磷酸二氫鉀30千克。
采摘保鮮
萬壽菊應在溫度低、濕度大時采切。萬壽菊采切過早、往往采切后花朵不易正常開放。一般是在開花前1天-2天采切。
采切的時間與品種有關,通常有4片-6片花瓣已松開花蕾時,即可采切。有時發現,采切后的萬壽菊切花,花蕾還沒綻開,就過早地垂頭了,這種情況主要是蕾期采切過早,花萼還緊包著花蕾。最好在萼片同花瓣成90°時切取。剪切時枝條要有5個節間踞或更長一些的長度,但在枝條上至少要有兩個芽。切下1小時后,插入水中吸水,然后按長度分級,10枝一束捆好,用玻璃紙包裝。萬壽菊切花保鮮期短,不耐長途運輸。采切后的萬壽菊如果不上市出售,應立即入低溫庫貯藏,貯藏的溫度為1℃-2℃,最好是插入水中進行濕貯。濕貯的水質很重要,pH值低,對萬壽菊切花有利。注意不要把葉子也插入水中。盛花容器中的促鮮劑是由硫代硫酸銀和硫酸鋁組成的混合液。通常萬壽菊所有的瓶插保鮮液稱為康乃爾配方液。若要克服萬壽菊彎頸現象,可在保鮮劑中加入質量分數為360×10E-6的醋酸鈷。加外乙氨-甲酰磷銨可阻止紅萬壽菊切花爛變及早萎。
家庭盆栽
由于萬壽菊的植株不是很高,所以很適合家庭盆栽,家庭盆栽需苗較少,一般不需要預苗播種??梢栽诨ㄅ枥镏苯硬シN。把花盆里的土弄蹾實,用水澆透,待到水滲透后,把種子撒播到上面,同樣覆上一層薄土,如果溫度不高也要保暖,苗期不分不宜多,也不需要施肥。